首页

嗨,欢迎来到新疆视窗

全国服务热线:400-888-9999

中元节|一柱清香,一盏心灯,祭先祖,祈平安,传承千年孝道与敬畏

2025-09-06 12:49:00

来源:新疆视窗

浏览量:54763

传承文化 动态信息
中元节|一柱清香,一盏心灯,祭先祖,祈平安,传承千年孝道与敬畏 导读:

   002.jpg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中元节,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又称七月半 。中元

节是祭祖、感恩报恩的节日,是人们对去逝父母以及亲人表达孝敬、思念的重要节日。

    中元节最大的习俗是祭祖,祭祖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孝道文化的传承,民间相

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

003.jpg

  中元节,称呼源自于道教。道教尊上古三位明君尧、舜、禹为天、地、水三官(也有说是唐、葛、周三将军),相

对应的,三官大帝的圣诞也就是道教中的三元节,也叫三元日,分别是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

十五下元节。  


    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太上三

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则讲到:每至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时,地官即下地狱,开度亡魂。与狱囚地狱受

苦众生消除罪簿,落灭恶根,削去死名,注上生籍。凡逢赦者,皆获超度,出离地狱,永离苦难,径往人天,超生

浄土,快乐无量,无挂无碍。   


0004.jpg

佛教设盂兰盆会,以超度历代先祖。盂兰盆节源自佛门孝经之一《佛说盂兰盆经》,经中记载佛弟子目犍连报恩救母

的典故,佛教徒依教奉行,于是便有了盂兰盆节。因为它的背后所散发出的是佛教浓厚的孝亲报恩思想,农历七月十

五这天又被称为佛教的“报恩节”。  


盂兰盆节缘起       

目犍连尊者证得六种神通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深恩,见母亲因生前造恶业在地狱备受煎熬,悲痛不已,发愿救母。

虽然他是佛弟子中的神通第一,却因其母罪障深重而无力援手。目犍连哀痛,祈求于佛陀。佛陀告知,在农历七月

十五日以五谷、香、油供奉十方诸佛,以此功德令母亲脱离恶道。


盂兰盆是什么意思?

“盂兰”翻译为“解倒悬”,也就是被倒挂着,非常极苦的意思,用以形容三恶道众生的苦厄之状。“盆”是盛载

食物的容器,泛指一切盘、碗、桶等清净容器。盂兰盆,就是救倒悬盆的意思。也就是说,用这盆器盛着各种珍贵

百味美食,恭敬奉献佛僧,承仗三宝不可思议福田之力,以解众生倒悬之苦。所以称为“盂兰盆会”,也就是为解

救先亡倒悬之苦,而盛设种种供养,奉施三宝之法会。


盂兰盆节意义

农历七月十五是报答父母恩德最为殊胜的月份,是孝亲报恩、为父母祈福修善的最佳时期。让我们发心供养十方诸

佛。信众可在佛前敬香、供灯、供奉五谷、水果、鲜花等,为现世父母积累福德资粮,消灾延寿,亦可超度七世父

母脱离恶道。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民间祭祀祖先、孤魂野鬼。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 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 烧,称“烧包”。 古人相信,人死后会进入另一个世界,而“纸钱”是亡亲在那个世界的“货币”。焚烧纸钱,相当于给亡亲送去 生活所需,让他们在阴间能安稳度日,这是对祖先的一种“物质供养”,更是“孝道”的延伸。    在中元节这个“亡魂归乡”的特殊日子,烧纸被视为与祖先“沟通”的重要方式——通过焚烧祭品,向祖先传 递思念,也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顺遂。

烧纸钱的时间,建议在“日落之后、天黑之前”,或“天黑之后至午夜12点前”,烧纸前需先在地上画一个圈 (注意留一个缺口,方便亡魂进入取钱),圈内写上亡亲的名字,避免纸钱被“孤魂野鬼”抢走;烧纸时要心怀 恭敬,不可嬉笑打闹,也不可随意踩踏燃烧的纸钱,以示对亡亲的尊重。

烧纸钱的最佳时间:

提前烧纸:七月十三至十四,“接亡魂”的准备。提前烧纸的目的,是为了让祖先“先拿到钱”,在归乡途中或    到家后能有“盘缠”可用,避免受困。    2. 当天烧纸:七月十五傍晚至夜间,“送亡魂”的关键!农历七月十五当天,是中元节的正日,也是烧纸的“最佳时    间”之一。

    

0006.jpg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

2010年5月,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中元节(资源河灯节)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0月,鄂嘉七月十五中元节被列入州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21年,莱芜中元节习俗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0007.jpg


   中元节承载着千年孝道与敬畏,不仅要对父母尽世间法的孝顺,还要使父母不堕三途,永出苦轮,更进一步地还

须念及过去多生累劫的父母,通过供养三宝和如法修行以期救拔。《缁门崇行录》云:“生养死葬,小孝也;生俾

底豫,死俾流芳,大孝也;生导其正信,死荐其灵神,大孝之大孝也,目犍连以之。”因此,不仅强调孝亲报恩,

而且是超出一般世间孝道的究竟圆满之孝。

免责声明

扫一扫添加公众号本文中元节|一柱清香,一盏心灯,祭先祖,祈平安,传承千年孝道与敬畏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

服务热线

400-888-9999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