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888-9999
2025-08-26 10:10:38
来源:新疆视窗
浏览量:11445
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可可托海镇,南临216国道,距富蕴可可托海机场70公里,总面积为26.91平方公里,是一处集地质奇观、工业遗产与红色文化于一体的独特景区。这里不仅是中国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更是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见证地。公园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独特的地质景观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可可托海镇,南临216国道,距富蕴可可托海机场70公里,总面积为26.91平方公里,是一处集地质奇观、工业遗产与红色文化于一体的独特景区。这里不仅是中国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更是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见证地。公园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独特的地质景观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这里,每一块矿石、每一座矿坑都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与人类奋斗的辉煌。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1. 三号矿脉
可可托海三号矿脉是世界罕见的大型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矿床,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功勋矿坑”和地质学界的“麦加”。以下是关于三号矿脉的详细介绍:
地质特征
三号矿脉属于锂辉石亚型伟晶岩,是超大型铍矿、中型锂矿和小型铌、钽综合矿床。矿脉富含86种矿物,占地球上已知140多种矿物的60%左右。矿脉内部结构分带明显,由外向内分为九个结构带,矿物分布界线分明,是中外科学家研究花岗伟晶岩和稀有金属矿的经典矿区。
三号矿脉呈“草帽型”或“倒置的圆锥形”,长250米、宽240米、深约200米,边壁上的盘山道呈螺旋状。
开采意义
1935年,苏联专家在可可托海区域找到8个绿柱石矿化点,其中包括三号矿脉。1950年,中苏合营对矿区进行大规模开采,新中国最早的稀有金属工业在此拉开帷幕。从1960年起,苏联逐渐中断对我国的援助,三号矿脉为新中国偿还了47%的外债,为“两弹一星”和航天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末,因市场需求和资源储量变化,三号矿脉逐渐停止开采。
旅游价值
三号矿脉是中外科学家研究花岗伟晶岩和稀有金属矿的经典矿区,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作为新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见证地,三号矿脉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是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
闭坑后的三号矿脉景色壮美,矿坑底部的湖泊清澈见底,一圈圈的梯级采矿路直达矿坑底部。
2. 阿依果孜矿洞
阿依果孜矿洞位于三号矿脉南500米处,于1949年被当地矿工阿依果孜·沙里木发现。矿洞长800多米,有大小十几个交叉或相通的采矿室,犹如地下迷宫。矿洞常年温度只有零摄氏度,洞内雕塑群复原了当时矿工的日常劳动场景,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矿工的生活。
洞内主要含绿柱石、铌-钽(锰)矿及锂辉石、云母、石英石等矿物。
3. 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
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是新疆首家以稀有金属矿物为主要标本的博物馆,也是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展示了丰富的地质标本,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建筑历史与特色
地质陈列馆的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矿区职工俱乐部,是典型的苏式建筑。2007年,该建筑被改建为地质陈列馆。黄墙白顶的苏式建筑风格,与三号矿脉露天采矿场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工业遗产景观群。
馆藏特色
矿石标本:馆内收藏了400余件地质标本及展品,矿种多达94种。其中包括世界级矿物2种、国家级矿物3种。
镇馆之宝:世界上唯一一块“额尔齐斯石”标本,被珍藏于防弹玻璃展柜中。1983年,该矿物被国际矿物协会确认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矿物。
历史物件:馆内还收藏了大量历史物件,如苏联产钢丝床、矿工牛皮背篓、苏联测绘仪器、手摇计算器等。
文献档案:保存了1964-1970年间采矿日志、矿石运输单据等原始文件1300余页。
影像资料:收藏了反映中苏联合勘探时期的纪实照片400余幅。
展厅的展示
主展厅:复原了零下40℃的采矿场景,展示了苏联产钢丝床、矿工牛皮背篓等历史实物。
矿物标本厅:设置了恒温展柜,陈列了钽铌单晶矿、“阿山矿石”、绿柱石等100余种稀有金属矿石。
影像文献厅:循环播放矿脉开采历史纪录片及“两弹一星”工程关联影像。
教育功能
红色研学路线:串联矿洞遗址与选矿厂废墟,展示新中国第一代创业者在可可托海矿区艰苦奋斗的历史。
数字互动体验:运用三维成像技术解析矿床成因,让游客更直观地了解地质知识。
实景课堂:由义务讲解员演示矿石分拣工艺流程,增强游客的参与感。
荣誉与认证
2017年,地质陈列馆被列为国家级工业遗产保护单位。
2020年,入选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基地”。
2023年,获评自治区特色博物馆。
2025年,成为世界矿物学协会永久科教站点。
4. 苏式老木桥
苏式老木桥是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内一处极具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景点。这座桥不仅是可可托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更是见证了可可托海从矿业小镇到国家矿山公园的变迁。
历史背景
苏式老木桥建于上世纪50年代,由苏联设计并参与建造,采用前苏联豪式木桁架桥梁设计方案。1958年引进前苏联标准图纸,由原新疆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原新疆可可托海第一矿务局工程大队施工建造。
结构特点
该桥段由两座50米左右的桥梁构成,南桥20米跨径,长55米;北桥15米跨径,长45米。木桥设计精美,以圆木巧妙搭建,桥身以条钢及螺栓固定方木拼装而成,桥面为厚木板铺设,用料均为本地优质落叶松。设计承重为汽8拖30吨,完全可满足当时运输的需求。
历史意义
这座桥横跨在额尔齐斯河的两条支流间,是从可可托海镇前往三号矿坑的必经之路。它见证了可可托海镇曾被称之为“西部小上海”的辉煌历史,这座边陲小镇因矿而兴,最辉煌的时候人口达到了三万人。对于在可可托海出生长大的人来说,这座老桥是他们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 87-66选矿厂
87-66选矿厂是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中国第一座稀有金属机械化选矿厂,见证了中国稀有金属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工业精神的象征,也是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和工业价值。
建设背景与历史意义
1966年,国家冶金工业部下达建设“87-66”工程的通知,旨在形成日处理矿石750吨的工业化稀有金属选矿厂。该选矿厂的建设标志着中国稀有金属选矿技术的重大突破,结束了中国稀有金属手选矿石的历史,开启了机械化综合选矿的新时代。
技术与工艺
87-66选矿厂采用重选、浮选、磁选、电选联合工艺流程,其中浮选工艺具有碱法、不脱泥、不加温、药剂国产化的特点,是中国独创的新工艺,并获得了国家发明奖。这一工艺的创新,极大地提高了选矿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为中国的稀有金属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产与贡献
87-66选矿厂主要精选锂、铍、钽、铌和云母等有价矿物,是中国当时最大的稀有金属综合选矿厂。它为“两弹一星”等国防军工项目提供了重要原料,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状与旅游价值
如今,87-66选矿厂已成为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的重要景点之一。游客可以参观选矿厂的厂房和设备,了解当年的生产工艺和流程,感受那个时代的工业精神和红色文化。这里不仅是工业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
6. 地下水电站
可可托海地下水电站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可可托海镇,是当时我国垂直最深、设计最全、施工难度最大、条件最为艰苦的一座电站。电站主体结构位于地下136米处,拥有3层机房和车间,总深度约200米,全长2000多米。以下是关于这座水电站的详细介绍:
历史背景
20世纪50年代,为了促进“三号矿”的生产,保证国防建设,全力支撑我国核工业、航天工业发展,国家决定在可可托海建设水电站。1954年开始勘探,1955年由国家计委正式列入国家发展计划,1958年正式开工建设。建设历时20年,1967年第一台4500千瓦发电机组投入运行,1976年4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1.9万千瓦。
建设难度
可可托海被称为“中国的第二寒极”,最低温度曾达到零下57摄氏度。建设者们在极端寒冷的条件下施工,甚至有工人在清理坡面时被滚石砸中牺牲。当时机械匮乏,所有设备和建筑材料都需要人工搬运。建设者们采用打竖井的方式,像蚂蚁啃骨头一样,一点点地把岩石挖掘出来。水电站位于坚硬的花岗岩山体中,岩石硬度仅次于钻石,施工难度极大。
水电站具备发电、防洪、灌溉等功能,建有拦河大坝、引水洞、地下机组、泄洪洞、导流洞等。考虑到当地曾发生过八级地震,水电站设计为抗九级地震。
历史意义
水电站的建设为可可托海稀有金属开发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两弹一星”等国防工程提供了重要支持。建设者们在艰苦的条件下,用青春和汗水,甚至生命,创造了共和国水电史上的壮举,展现了顽强拼搏的工业精神。
旅游价值
水电站自1967年投产以来,经受住了多次地震和洪水的考验,至今仍在良好地运行,为可可托海的生产建设提供电力支持。如今,可可托海地下水电站已成为一处重要的工业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不仅是一处地质学的宝库,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以其独特的地质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坚韧不拔。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壮丽,还能感受到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艰辛与成就。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是一处值得每个人亲身体验的神奇之地,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永恒的主题。
门票信息
门票价格:80元/人(含区间车)。
开放时间:夏季09:00-20:00,冬季10:30-18:00
推荐路线:陈列馆→三号矿坑→阿依果孜矿洞→深水电站(自选),全程约1-2小时。
旅游注意事项
▶出示购票二维码进行验证入园。
▶景区内部分地段信号较弱,注意与同伴保持联系。
▶景区内是国家一级防火森林公园,吸烟需到指定吸烟区。
▶在矿洞和观景台等区域游玩时,注意安全,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阿依果孜矿洞内气温较低,建议自备冬装,或在公园内租军大衣。
▶景区内餐饮设施较少,建议自带一些零食和饮用水。
▶景区海拔较高,紫外线强烈,做好防晒措施。
▶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
▶景区内禁止飞行无人机
本文国家矿山公园:解锁新疆最神秘的工业旅游胜地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
频道热点
995690
972486
903169
584439
457394
400719
300554
120510
99838
96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