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888-9999
2025-08-26 09:50:30
来源:新疆视窗
浏览量:36512
龟兹小巷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老城区,是库车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域,以“晚清和民国初期街巷格局保存最完整的街区”为特色,通过微改造实现了从“无人问津”到“人气打卡地”的蜕变,成为展现龟兹文化与南疆风情的重要窗口。
龟兹小巷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老城区,是库车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域,以“晚清和民国初期街巷格局保存最完整的街区”为特色,通过微改造实现了从“无人问津”到“人气打卡地”的蜕变,成为展现龟兹文化与南疆风情的重要窗口。
库车古称“龟兹”,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书·西域传》已有记载。小巷地处明清老城与汉唐龟兹故城交会处,承载着2000多年的历史记忆。
文化景观与特色体验
入口处巨型地毯墙以羊毛编织,图案精美对称,展现新疆民族工艺;五彩“油纸伞”实则为艾德莱斯丝绸所制,其衍生的衣裙、发卡等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
“爷爷的家”等百年老宅融合汉式木构建筑与西域风格,门窗雕刻精美;各式色彩明艳的木门背后藏着传统院落,墙面装饰有老瓷盘、库车景点彩绘等老物件。
文化活动
龟兹乐舞巡演:小巷内每日有乐舞表演团队演绎传统歌舞,再现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天宫伎乐”场景。
文创与美食:特色文创雪糕、葫芦装饰、非遗手工艺品店等业态丰富,民宿露台可俯瞰南疆传统民居全景,流水穿巷而过,充满生活气息。
建筑特色
龟兹小巷保留了晚清和民国初期的街巷格局,这里的建筑风格既有传统的西域特色,又融合了多民族的建筑艺术特点。例如,一些民居采用了三合院、四合院的布局,门窗设计和前檐廊木结构等与我国传统木构建筑一脉相承。
在小巷的改造过程中,采用了“修旧如旧”的原则,即在保留原有建筑格局的基础上,对建筑进行了修复和维护。例如,对10套古民居采用了“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缮,复原了倾斜的房梁和损坏的木柱,确保了建筑的历史原貌得以保留。
龟兹小巷的建筑不仅仅是传统的民居,还融入了许多文化元素。例如,一些民宿以龟兹石窟壁画为主题,将石窟壁画搬到了民宿内部,展示了深厚的龟兹文化底蕴。此外,小巷中的建筑装饰也充满了文化特色,如彩色雕花门窗、艾德莱斯丝绸制品等,这些都是新疆传统文化的体现。
现代化改造:虽然龟兹小巷保留了大量的传统建筑特色,但在功能上也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例如,一些闲置的院落被改造成了非遗工坊、民宿和文创空间,吸引了更多的商业体入驻,使得这些传统建筑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实用性和吸引力。
龟兹小巷作为库车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通过多元文化活动展现了龟兹文化的魅力与活力,成为地方文化传承与群众欢乐生活的重要载体。其文化活动涵盖传统节庆、民俗展演、文化体验等多个维度,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融、民族与地域共兴”的鲜明特色。
多元文化元素的集中展示
小巷内既有传统馕铺、茶馆,也有现代咖啡馆、旅拍店,文化活动兼顾“大馕文化”“乐器文化”等地域特色与“脸谱艺术”“扭秧歌”等多元民俗,形成“民族文化共融、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独特景观,被称为“多元文化共融的万花筒”。
龟兹小巷的文化活动不仅是群众娱乐的载体,更是党的政策惠及基层、推动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从“尘土飞扬的老旧巷”到“网红打卡地”,文化活动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模式,既保护了龟兹文化根脉,又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成为“文化润疆”战略在基层落地的鲜活样本。
文化传承意义
活化利用老街区,让龟兹乐舞、艾德莱斯丝绸等非遗技艺“活态传承”,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龟兹小巷的成功实践,不仅让千年古城焕发新生,更以“小而美”的模式,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本文家门口的幸福感!全国游客都在打卡的龟兹小巷新看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
频道热点
995690
972486
903169
584439
457394
400719
300554
120510
99838
96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