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嗨,欢迎来到新疆视窗

全国服务热线:400-888-9999

非遗活化石︱中国唯一猎鹰之乡——新疆阿合奇

2025-08-25 10:15:28

来源:新疆视窗

浏览量:15294

传承文化
非遗活化石︱中国唯一猎鹰之乡——新疆阿合奇 导读:

如果你渴望一场与众不同的旅行,那就来阿合奇猎鹰之乡吧!解锁超震撼的猎鹰文化之旅...

中国猎鹰之乡——阿合奇

1.jpg

如果你渴望一场与众不同的旅行,那就来阿合奇猎鹰之乡吧!解锁超震撼的猎鹰文化之旅...

阿合奇县作为中国猎鹰之乡”,其猎鹰文化村(如苏木塔什乡、柯尔克孜非遗小镇等)是柯尔克孜族传统驯鹰技艺与民俗文化的核心传承地。这里不仅保留着千年驯鹰习俗,更通过文旅融合让古老非遗焕发新生,成为展现柯尔克孜族精神风貌与地域魅力的重要窗口。

2.jpg

猎鹰文化村的核心文化符号

驯鹰习俗:千年技艺的活态传承
   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是家族式口头传承的绝技,其历史可追溯至1989年谢依提古墓地出土的纯金质“飞鹰啄鹿”文物。如今,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库尔马西·胡特曼为代表的驯鹰人,仍延续着“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传统——猎人骑马托鹰飞驰至山顶,摘下鹰眼罩后,猎鹰便俯冲捕捉猎物,展现惊人的敏捷与默契。2011年,该习俗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jpg

玛纳斯史诗: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
    作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玛纳斯》在猎鹰文化村的节庆中占据核心地位。千人说唱玛纳斯活动中,民众以雄浑的唱腔演绎英雄故事,将气氛推向高潮,凸显其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厚重底蕴。

民俗体育与艺术:生活场景的生动再现
     文化村内还盛行马上角力、叼羊、赛马等传统运动,以及库姆孜弹唱、柯尔克孜刺绣等艺术形式。例如,猎鹰文化旅游节上,各乡镇组成的表演方队通过库姆孜乐器演奏、猎鹰展示等,全方位呈现柯尔克孜族的生产生活智慧。

4.jpg

文旅融合下的节庆与体验活动

猎鹰文化旅游季:以鹰为媒的盛会
   每年举办的猎鹰文化旅游季(如2025年第三届活动)以“非遗传承、民俗竞放、生态启航”为主题,涵盖驯鹰比赛、非遗展演、美食品鉴等13项活动。其中,87名猎鹰手集体展示捕兔技艺、“牧鹰之声”民俗竞技等环节,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人与鹰和谐共生”的传奇。

5.jpg

沉浸式民俗体验场景
   柯尔克孜非遗小镇(科克乔库尔民俗文化村)作为核心体验区,设有马背文化体验区、玛纳斯文化展示馆等,游客可参与驯鹰互动、库姆孜乐器学习,或在星空毡房中聆听非遗传承人的故事。此外,小木孜都克景区的篝火晚会、托什干河湿地公园的生态观光,进一步丰富了“非遗+旅游”的多元业态。

6.jpg

文化传承的当代价值与挑战

从生产技能到文化符号的转变
  随着生活方式变迁,驯鹰已从狩猎工具演变为文化象征。库尔马西·胡特曼等传承人通过培养300余名徒弟(含州县级非遗传承人),确保技艺“一代一代传下去”,而文旅融合则让农牧民通过表演、手工艺品销售实现增收,提升了文化传承的内生动力。

7.jpg

生态与文化的共生共荣
  文化村所在的阿合奇县平均气温仅20℃,拥有“东方小瑞士”之称的小木孜都克景区、托什干河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资源。当地通过“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既保护了猎鹰栖息的自然环境,又让游客在避暑纳凉中深度体验非遗。

8.jpg

9.jpg

 猎鹰文化村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活态传承的坚持——既要保护驯鹰技艺的原真性,也要通过非遗+研学”“数字展览等创新形式吸引年轻群体。未来将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让柯尔克孜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这里不仅是猎鹰的故乡,更是中华多元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

免责声明

扫一扫添加公众号本文非遗活化石︱中国唯一猎鹰之乡——新疆阿合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

服务热线

400-888-9999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