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嗨,欢迎来到新疆视窗

全国服务热线:400-888-9999

中国唯一的白种人——塔吉克族人

2025-05-07 16:02:01

来源:新疆视窗

浏览量:14587

传承文化
中国唯一的白种人——塔吉克族人 导读:

塔吉克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在中国众多的民族中,塔吉克族因其独特的白种人特征而备受关注,塔吉克族是中国唯一的纯血统欧罗巴人种,即白种人。塔吉克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他们无比崇拜鹰,民间舞蹈大都为双人舞很多,都是模仿鹰的动作。塔吉克族的传说故事中,鹰常常出现,被视为勇敢、忠诚、正义的化身,象征着无拘无束。

1.jpg

塔吉克族历史起源

自古以来,塔吉克人祖祖辈辈生活在俗称“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后人又称他们为“太阳部落”。帕米尔高原自古就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汉文古籍从《穆天子传》开始就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部落及其活动有了详略不同的记载。《穆天子传》称帕米尔为“舂山”,《汉书》称为“葱岭”,《大唐西域记》叫“波谜罗”,而《新唐书》则称“播密”,这与塔吉克人的古称“帕米尔”很接近。汉朝时期,居住在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先人,联合大小氏族部落,建立了自己的城邦之国——朅盘陀国,其统治中心就在今天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城。

2.jpg

独特的文化与习俗

塔吉克族以鹰为图腾,视其为勇敢与正义的象征,舞蹈多模仿鹰的翱翔姿态。民族语言属波斯语族。有着高鼻梁、蓝眼睛的典型白种人特征。民风淳朴热情,见面行吻手礼,艺术上以鹰笛、手鼓和民歌著称。塔吉克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他们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在不断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3.jpg

塔吉克族语言与文字使用

4.jpg

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是我国唯一伊朗语族语言的民族。塔吉克族60%以上兼通维吾尔语,尤其是迁居莎车、泽普、叶城、和田等地的塔吉克族农民由于与维吾尔族杂居,在公开场合多数使用维吾尔语。长期以来,塔吉克族与维吾尔、汉等民族频繁往来与交流,因而塔吉克语中吸收了许多在本民族语言中缺少的近现代维吾尔、汉语词汇。30年代以后,新疆各地先后建立学校,在南疆各塔吉克族聚居区也创建初级小学,开始教授维吾尔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塔吉克族基本通用维吾尔文和汉文。

5.jpg

塔吉克族传统娱乐活动

6.jpg

马上竞技活动:塔吉克族的传统娱乐活动以马上竞技为核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叼羊、赛马。叼羊通常在婚礼、剪发礼、割礼等喜庆场合举行,参与者需在激烈的争夺中展现骑术与协作精神,过程中禁止争执或伤及人马,获胜者会获得笔、毛巾甚至贵重物品等奖励。赛马则分为短程与长程两种,大型赛马每10年举办一次,参赛马匹需提前半年精心喂养以保持最佳状态。

7.jpg

8.jpg

传统舞蹈艺术:塔吉克族的舞蹈文化独具特色,尤以鹰舞和木偶舞闻名。鹰舞模仿雄鹰的姿态,舞者通过双手摆动、反背手等动作展现矫健与力量,伴奏以鹰笛和手鼓,高潮时辅以口哨与欢呼,充满高原豪迈气息。木偶舞(俗称“乖孩子”)则以幽默活泼的形式呈现,舞者下半身装饰成马或牛的形象,通过夸张的木偶造型边唱边舞,深受群众喜爱。

9.jpg

能歌善舞是塔吉克族的最大特点,大部分男女都能弹善唱,人们劳累一天,回家先盘腿坐炕上自弹自唱,给自己制造欢快的心情。塔吉克的音乐都表现自古以来生活的帕米尔高原气息,将大自然的雄伟和多变的自然现象融进了其音乐之中,其每种乐调都给人一种异样的感受。塔吉克族的歌曲,形式上分为歌舞曲、弹唱曲、叼羊赛马曲、哀悼曲、情歌曲调等,表达方式自由活泼,节奏感很强,许多曲调以弹唱的形式表现。

10.jpg

塔吉克族人乐器:塔吉克族鹰笛是一种古老的边棱气鸣乐器,其历史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塔吉克族鹰笛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581年),当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中展出的三孔骨笛,经民族音乐学家周菁葆先生考证,即为古代的鹰笛。这种乐器不仅在塔吉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中广泛使用,而且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1.jpg

鹰笛用鹰的翅膀骨制作,塔吉克人称为纳依。鹰笛声音清脆明亮,携带方便,随时可用,多在婚礼、舞会和其他聚众喜庆场合奏曲,尤其是在田间地头更能听到它美妙的音调。

来布甫是塔吉克族六弦弹拨乐器,琴头较大,用杏木制作,蒙以马皮或驴皮,羊肠琴弦,音域不大,音色柔和,是每家必备的乐器之一。

巴郎孜阔木也是塔吉克族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乐器,新月形琴头,张9根弦,音色低沉浑厚,没有品位,多在葬礼时弹奏。

12.jpg

相貌特征

塔吉克族男子的五官特征受到了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的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深邃的眼睛、高挺的鼻梁和白皙的皮肤,这些特征使得塔吉克族男子在外貌上与欧洲人较为相似,甚至可能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误以为他们是外国人。

13.jpg

塔吉克女的更不用说了白皙皮肤,高鼻梁,眼睛通常较大且深邃,睫毛长长的,眉毛更好看,眼珠子更不用说了带美瞳一样神秘而迷人的感觉。五官非常精致,无论是眼睛、鼻子还是嘴巴,都显得非常协调和美观。

服饰特点

14.jpg

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普遍使用维吾尔文,塔吉克族男子不仅在容貌上具有独特的美感,而且在服饰上也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成年男子通常会在衬衣外面穿着一件黑色的“袷袢”,男帽也是其服饰的一大亮点。女性则喜欢穿镶有花边的红色或花色连衣裙,头戴圆筒形绣花棉帽。

塔吉克族人传统礼仪

15.jpg

塔吉克族是注重礼节的民族,小孩自懂事起,长辈便开始教他们本民族各种传统礼节和人生哲理,灌输社会道德规范,教育他们做一个重礼仪、讲文明的人。在塔吉克族民间,不守信用、不讲真话、偷鸡摸狗的人,被认为是最下贱的人,因此自古以来塔吉克族中很少出现偷盗行为,人们感情纯朴、性情温和,社会始终和谐文明。

塔吉克人相互见面,男性先握手再互吻手背、相互拥抱,长辈吻晚辈之额,晚辈吻长辈手心;女性之间互吻面颊;男女相见行握手礼。塔吉克族热情好客,所以自古形成了一套待客礼仪,贵客临门,家境富裕的宰羊待客,席间按传统仪式让客人先尝羊头肉等。让客人空腹离家是最大的耻辱。

生活方式与经济

16.jpg

塔吉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和种植业。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他们主要生活在山谷里,依靠放牧和少量的农业活动维持生计。此外,塔什库尔干县内还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和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守卫边疆的爱国传统

塔吉克族被誉为"帕米尔雄鹰",自古便有"一位农牧民就是一位边防哨兵"的信念。他们曾自发抗击浩罕汗国、阿古柏侵略军和沙俄入侵,近代主动迁居边境垦牧戍边。如今,塔吉克青年踊跃参军,许多边防战士拥有白种人特征却心怀赤子忠诚,自发巡逻边境线,成为祖国西陲的钢铁屏障。

17.jpg

18.jpg

19.jpg

塔吉克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他们在中国的西北部,特别是在新疆地区,保留着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尽管面临地理和气候的挑战,塔吉克族人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通过他们的艺术、音乐和文学,向外界展示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

扫一扫添加公众号本文中国唯一的白种人——塔吉克族人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

服务热线

400-888-9999

微信服务号